我们的知识星球马上就要开始更新设计模式了,在更新设计模式之前,我们是不是需要做一些准备呢?否则设计模式中一些遵循的原则大家会一头雾水,所以我今天来给大家说一些面向对象的七种原则,有人说是6种有人说是7种,我个人认为是7种,我就按照7种来说,今天我就介绍2种,下一篇文章将会继续介绍剩下的五种原则,这些原则也会在设计模式中出现,各位技术人,欢迎大家的踊跃参加呦。
前言
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中,只有尽量降低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度,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,系统的可维护性、可扩展性才能提高。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中,有23种经典的设计模式,是一套前人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,如果把设计模式比作武功招式,那么设计原则就好比是内功心法。常用的设计原则有七个,下文将具体介绍。
设计原则简介
-
单一职责原则:专注降低类的复杂度,实现类要职责单一;
-
开放关闭原则:所有面向对象原则的核心,设计要对扩展开发,对修改关闭;
-
里式替换原则:实现开放关闭原则的重要方式之一,设计不要破坏继承关系;
-
依赖倒置原则:系统抽象化的具体实现,要求面向接口编程,是面向对象设计的主要实现机制之一;
-
接口隔离原则:要求接口的方法尽量少,接口尽量细化;
-
迪米特法则:降低系统的耦合度,使一个模块的修改尽量少的影响其他模块,扩展会相对容易;
-
组合复用原则:在软件设计中,尽量使用组合/聚合而不是继承达到代码复用的目的。
这些设计原则并不说我们一定要遵循他们来进行设计,而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去怎么去选择使用他们,来让我们的程序做的更加的完善。
单一职责原则
解释
:
就一个类而言,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,通俗的说,就是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。
此原则的核心就是解耦和增强内聚性
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单一职责原则:
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,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一起,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削弱或者抑制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。这种耦合会导致脆弱的设计。
这也是他的优点,我们总结一下
优点
:
(1)降低类的复杂度;
(2)提高类的可读性,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;
(3)降低变更引起的风险(降低对其他功能的影响)。
我们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单一职责原则
实例
:
1 |
|
但是问题来了,动物并不是都生活在陆地上的,鱼就是生活在水中的,修改时如果遵循单一职责原则,需要将Animal类细分为陆生动物类Terrestrial,水生动物Aquatic,代码如下:
1 |
|
但是问题来了如果这样修改花销是很大的,除了将原来的类分解之外,还需要修改客户端。而直接修改类Animal来达成目的虽然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,但花销却小的多,代码如下:
1 |
|
可以看到,这种修改方式要简单的多。但是却存在着隐患:有一天需要将鱼分为生活在淡水中的鱼和生活在海水的鱼,则又需要修改Animal类的breathe方法,而对原有代码的修改会对调用“猪”“牛”“羊”等相关功能带来风险,也许某一天你会发现程序运行的结果变为“牛生活在水中”了。
这种修改方式直接在代码级别上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,虽然修改起来最简单,但隐患却是最大的。还有一种修改方式:
1 |
|
可以看到,这种修改方式没有改动原来的方法,而是在类中新加了一个方法,这样虽然也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,但在方法级别上却是符合单一职责原则的,因为它并没有动原来方法的代码。
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,那么在实际编程中,采用哪一中呢?其实这真的比较难说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。我的原则是:只有逻辑足够简单,才可以在代码级别上违反单一职责原则;只有类中方法数量足够少,才可以在方法级别上违反单一职责原则;
例如本文所举的这个例子,它太简单了,它只有一个方法,所以,无论是在代码级别上违反单一职责原则,还是在方法级别上违反,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。 实际应用中的类都要复杂的多,一旦发生职责扩散而需要修改类时,除非这个类本身非常简单,否则还是遵循单一职责原则的好。
以上就是我所说的单一职责原则了,很多书中介绍的说它并不属于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中的一种,但是我认为它是,所以我就把他解释出来了。
开放关闭原则
开放关闭原则又称为开放封闭原则。
定义
:
一个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,对修改关闭,这个原则也是说,在设计一个模块的时候,应当使这个模块可以在不被修改的前提下被扩展,换句话说,应当可以在不必修改源码的情况下改变这个模块的行为。
这句话其实刚开始看上去是有些矛盾的,接下来在我后边文章解释里面,我会把他解释清楚一点。
我们先用个比较好玩的例子来说一下。
西游记大家都看过,玉帝招安孙悟空的时候的桥段,大家还有没有印象?
当年大脑天宫的时候美猴王对玉皇大帝做了个挑战,美猴王说:皇帝轮流做,明年到我家,只叫他搬出去,将天宫让给我,对于这个挑战,太白金星给玉皇大帝提了个意见,我们把它招上来,给他个小官做,他不就不闹事了?
换一句话说,不用兴师动众的,不破坏天庭的规矩这就是闭,但是收他为官,便是开,招安的方法便是符合开闭原则的,给他个‘弼马温’的官,便可以让这个系统正常不受威胁,是吧,何乐而不为? 我给大家画个图。
招安的方法的关键就是不允许更改现有的天庭秩序,但是允许将妖猴纳入现有的秩序中,从而扩展了这个秩序,用面向对象的语言来说:不允许更改的是系统的抽象层,而允许扩展的是系统的实现层。
我们写一些简单的代码来进行一个完整的展示来进行一下理解。
实例
:
1 |
|
以上的代码是数据的实现类和书籍的类别;
下面我们将要开始对书籍进行一个售卖活动:
1 |
|
运行结果如下:
1 |
|
但是如果说现在书店卖书的时候要求打折出售,40以上的我们要7折售卖,40一下的我们打8折。
方法有三种,第一个办法:修改接口。在Books上新增加一个方法getOnSalePrice(),专门进行打折,所有实现类实现这个方法。 但是这样修改的后果就是实现类NovelBook要修改,BookStore中的main方法也修改,同时Books作为接口应该是稳定且可靠的,不应该经常发生变化,否则接口做为契约的作用就失去了效能,其他不想打折的书籍也会因为实现了书籍的接口必须打折,因此该方案被否定。
第二个办法:修改实现类。修改NovelBook 类中的方法,直接在getPrice()中实现打折处理,这个应该是大家在项目中经常使用的就是这样办法,通过class文件替换的方式可以完成部分业务(或是缺陷修复)变化,但是该方法还是有缺陷的,例如采购书籍人员也是要看价格的,由于该方法已经实现了打折处理价格,因此采购人员看到的也是打折后的价格,这就产生了信息的蒙蔽效果,导致信息不对称而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。该方案也不是一个最优的方案。
第三个办法,通过扩展实现变化增加一个子类 OffNovelBook,覆写getPrice方法,高层次的模块(也就是static静态模块区)通过OffNovelBook类产生新的对象,完成对业务变化开发任务。好办法,风险也小。
1 |
|
上面的代码是扩展出来的一个类,而不是在原来的类中进行的修改。
1 |
|
结果展示:
1 |
|
在开闭原则中,抽象化是一个关键,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抽象化,在JAVA语言这种面向对象的语言中,可以给系统定义出一个一劳永逸的,不再更改的抽象化的设计,此设计允许拥有无穷无尽的实现层被实现。
在JAVA语言中,可以给出一个或者多个抽象的JAVA类或者是JAVA接口,规定所有的具体类必须提供方法特征作为系统设计的抽象层,这个抽象层会遇见所有的可能出现的扩展,因此,在任何扩展情况下都不回去改变,这就让系统的抽象层不需要修改,从而满足开闭原则的第二条,对修改进行闭合。
同时,从抽象层里面导出一个或者多个新的具体类可以改变系统的行为,这样就满足了开闭原则的第一条。
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百分百的做到开闭原则,但是如果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,就能够有部分的成功,这也是可以改善系统的结构的。
我是懿,一个正在被打击还在努力前进的码农。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,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,我们在知识星球中等着你的加入。